除了以上种种原因之外,还有一个理由解释了陀飞轮为何如此高贵。一般来说,腕表大部分的价值都跑去打磨雕工、部件的材质和装嵌所需的时间和技术。刚开始时提到,制表大师对陀飞轮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因此,在研发过程中,经常要对机芯 作速度调整,例如,每次要调控摆轮时,制表大师便要将整个陀飞轮装置拆除方可进行,相当费时。有人采取外求态度,但亦有人依然对机械完美抱有一分执着,决定自行生产。例如卡地亚自家研发的飞行/悬浮式陀飞轮,不仅是对美学上的一种追求,同时亦寻求科研突破。有别于传统的陀飞轮,飞行陀飞轮上没有表桥,让整个装置一览无遗。卡地亚这个陀飞轮装置“不单只看得,同时还打得”,获得日内瓦印记,质量绝对有保证。
卡地亚今年推出“卡历博”腕表系列,深受市场欢迎,而为了延续该系列的刚强性,“卡历博”飞行陀飞轮腕表同时面世。此表手动上弦,有助加强用家与腕表的沟通,只要每天上弦一次,便有机会静心欣赏腕表的线条和设计。
尽管陀飞轮腕表是稀有,但相比以前,已相当普及,这要感谢媒体背后大力的宣传,以及用家不断对腕表质素的高追求。今天,走进任何一间高级钟表店,不难发现陀飞轮腕表已于周遭。独乐乐,众乐乐,孰乐? 不若与人。能跟读者分享陀飞轮之美,不亦乐乎!
黄英飞
黄英飞
曾在电视台及报章从事新闻工作,911恐怖袭击后,被派往巴基斯坦采访,后来转战钟表界,先后担任三宝钟表珠宝集团市场部经理、苏富比中国及东南亚区钟表部主管,内地最大规模钟表集团上海新宇钟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朗格亚太区董事总经理,现为卡地亚首席钟表专家。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