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是宝玑时计真正狂热的拥护者。出于对拥有幸运、新奇事物的渴望,王后购买了多款宝玑时计:包括一块装配了宝玑研发的自动上链表。1783年,一名仰慕者向宝玑Quai de l’Horologe(钟表提岸)的工作坊订购了一块极尽奢华、荟萃钟表科学精华的时计作为礼物赠予王后。此份订购合同规定,各部件应尽量以黄金来替代其他金属,怀表的功能应复杂而多样。在时间与成本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宝玑的制表技艺得以尽情发挥。
宝玑 Marie Antoinette 玛丽•安托瓦内特 顶级复杂怀表n°1160
可惜王后未曾有幸欣赏到这款时计。直至1827年,即王后逝后34年,这件作品才得以完工,制作时间长达44年,而距离品牌创始人离世已4年之久。这款命名为“Marie-Antoinette”的宝玑N°160怀表自1783年起便成为了制表业的神话。它的复杂极致、它的渊源以及其故事如同史诗般传奇,200多年来一直萦绕在制表师与收藏家的心中。近来,此块怀表的命运又因其在耶路撒冷博物馆遭盗消失数十年而加添一抺神秘色彩,为它的传奇写下了新的篇章。
2005年,尼古拉斯•海耶克以完全复刻此表为自己树立了挑战目标。在听说凡尔赛宫中王后钟爱的那棵橡树快将倒下后,他决定将橡树的木材打造成表盒以赋予其新生命。凡尔赛宫欣然接受宝玑制表公司的建议,将木材相赠以表达其对宝玑公司致力修复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故居的谢意。正当复刻作品的制作于2007年完工之际,那块于1983年神秘消失于耶路撒冷的藏品又神奇地被寻回,传奇得以续写。不过,至今宝玑制表公司仍无法验证这块时计。
宝玑 Marie Antoinette 玛丽•安托瓦内特 顶级复杂怀表n°1160
这款今天于巴塞尔舞台上耀眼夺目的表中之冠,却隐藏着一段艰辛历程。对于来自宝玑博物馆及其他高级文化机构,如巴黎文化与艺术博物馆内的档案与原始图纸研究,成为了复制工作的唯一数据源。通过参考同时代古董表,特别是著名的Duc de Praslin怀表,揭示了许多关于当年钟表款式与制表技艺的新要素。这些研究不仅让那些逐渐消失的工艺重生,还使制表商得以制作出在各方面都完全忠于原作的时计。
仅依据文档来复刻并设计具如此多复杂功能的时计可谓孤注一掷。而此项工作也揭示了宝玑制表师们的天赋才能。各项功能与每一处装饰特征都经过仔细的分析。以怀表的外形为例,直径63毫米的黄金表壳采用一种特殊的高铜含量合金铸造,以再现当年的时代色彩。表盘与底盖的表镜选用矿物水晶,以展示华丽的机芯与精湛的修饰工艺。研究还进一步重现了原表的另一项复杂功能――跳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