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表技术的精进,在某种程度上,度量着钟表业的发展历程。1892年,与陀飞轮源自同一目的——为抵抗地心引力对钟表走时精准性的影响——而生的专利技术卡罗素正式诞生。百年之后,当业内陀飞轮热度猛增,却少有突破之时,瑞士顶级机械腕表品牌Blancpain宝珀独辟蹊径,赋予卡罗素全新生命,在创造出一分钟同轴卡罗素的同时,首度将其运用于腕表之中。2014年,Blancpain宝珀首创卡罗素月相腕表,这也是继乾坤卡罗素、卡罗素三问、卡罗素陀飞轮腕表之后的又一大复杂功能扛鼎之作。而Blancpain宝珀的一分钟同轴卡罗素这一独步业界的技术创举,也将其神秘面纱再度扬起……
历史:卡罗素的由来
在怀表蔚然成风的年代,巨大的走时误差成了钟表匠人们的一大心病。这误差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地心引力对机芯中的摆轮游丝和擒纵系统的影响。1801年,一个名为陀飞轮的钟表调速装置取得专利,它似乎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然而,难以想象的是,由于这一技术的复杂性和高成本,陀飞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据估算,自其发明到1986年不足两百年间,只有不到1,000枚陀飞轮时计曾被制造。这也为卡罗素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十九世纪末,旅居英国的丹麦籍制表师巴纳•伯尼克森(Bahne Bonniksen)希望绕开陀飞轮另辟蹊径,发明一种价格更具优势、结构更为简单、走时更为精确的擒纵装置,从而令更多的时计受惠。他的发明实现了精确及时的功能,却因为制作工艺更为复杂、元件更为多样,导致价格不降反升。尽管如此,这项被命名为卡罗素(Carrousel,意为旋转木马)的创新装置还是在1892年取得专利,并在英国考文垂地区销售。在随后的十余年间,卡罗素极为盛行。据记载,1904年在英国皇家天文台举行的时计竞赛中,参赛的50款表中,有38款是卡罗素表,横扫整个竞赛排行榜。遗憾的是,卡罗素腕表的制造发展集中在英国,而后世英国制表业并未有长足发展,卡罗素的生产也因此逐渐销声匿迹。
当Blancpain宝珀组建团队首次打造适用于腕表的卡罗素时,这一尘封已久的制表艺术终于得以重见天日。2008年,宝珀卡罗素首次亮相巴塞尔钟表展,成为世界上首枚卡罗素腕表,也是历史上第一枚一分钟飞行卡罗素表,并拥有最长的动力储存。
Calibre 225
技术:卡罗素与陀飞轮
陀飞轮与卡罗素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抵消腕表垂直位置改变时,地心引力对钟表走时精确性的影响。客观而言,卡罗素与陀飞轮这两套系统的根本差异在于传输路线。
陀飞轮的核心创意在于,擒纵装置围绕陀飞轮框的轴心做360度周期性恒速旋转(业内公认的理想速度是一分钟一圈),这样一来,零件受重力产生的方位误差就会相互抵消。因此,经典理念中的陀飞轮是一个装有摆轮与擒纵机构的旋转框架,摆轮通常位于中央位置;摆轮下方的第四轮被固定且与框架载台的轴杆同心,擒纵轮的小齿瓣则与第四轮互相咬合,绕着第四轮旋转,旋转的理想速度为一分钟一圈。
卡罗素的设计初衷与陀飞轮如出一辙,基本原理也是将擒纵机构和摆轮搭载于一个围绕轴心转动的框架载台上。不同的是,卡罗素与陀飞轮两者在旋转方式的实现上自成一派。陀飞轮采用固定齿轮,通过框架的旋转为摆轮和擒纵装置提供动力。而卡罗素则不设固定齿轮,它有两个独立又互补的运转轮系,全部由第三齿轮带动。双齿轮传动链中,一条控制框架旋转,另一条为擒纵系统的运行传输动力。
相较而言,卡罗素的设计理念更为复杂,制造时需要更多的部件。因此,它能提供更强的动力传送,能量减弱时振幅损失也较小,从而拥有更加稳定的速率。
腕表:Blancpain宝珀卡罗素家族
2008年,首款一分钟同轴卡罗素腕表
首款一分钟同轴卡罗素腕表
在卡罗素这一复杂功能已被钟表大师们遗忘了一个多世纪之后,2008年,Blancpain宝珀赋予了传统卡罗素新的生命,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枚一分钟同轴卡罗素腕表。这款腕表完全挑战和颠覆了人们的固有偏见和传统思维,它向世人证明卡罗素一样可以拥有一分钟一圈的完美速度(分钟式);一样可以让平衡摆轮至于框架的中央(同轴),使其更加坚固;一样可以做到便于欣赏、佩带的腕表大小。而卡罗素所特有的两股动力线路,确保腕表走时更加精准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