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商标
1867年,在新落成的厂房里,弗兰西昂当着所有的工人面,决定选用一个“飞翼沙漏”的图标来代表公司。伴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不少厂家开始生产冒牌的浪琴表产品。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1889年5月27日,弗兰西昂来到当时负责商标保护的瑞士知识产权联邦办公室,正式将“飞翼沙漏”标识进行了注册,飞翼沙漏外是双圈,双圈内有EFCo字样(Ernest Francillon & Compagnie)以及浪琴表字样。随后,这个标识被广泛应用在浪琴表的所有产品上,开始形成自己的“视觉识别系统”。
商标保护在国际上被认可和实施始于1893年,因此浪琴表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有注册商标中,仍然保持原来形状的最古老的商标。这次注册是浪琴表非常重要的图形与符号署名传统的开始,此后的130多年里,虽然在不同时期形式稍有差异,但浪琴表一直坚持使用这个标识,并且成为浪琴表品牌发展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其辉煌荣耀的制表传统一起见证历史沧桑。
从1867年开始浪琴表品牌标识的发展演进
创新与复古
长期以来,浪琴表钻研制表技术,精益求精,专注于设计和生产机芯,1867年浪琴表的首枚机芯L20A正式投入生产。当时以上链的寄信仍为市场主导,而L20A则突破性地采用了以表冠操控的杠杆原理设计。同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展览上,弗兰西昂亲身向群众展示浪琴表的首枚机芯,并戚此创举获办法荣誉铜牌。1885年,浪琴表在安特卫普的国际展览中赢取第一个奖项。接着,浪琴表先后获得10次格兰披治大奖的记录及28次“Medailles d'Or”殊荣的佳绩,从未有其它制表商可媲美如此佳绩。
浪琴表全球获得无数奖项及荣誉
自1919年开始,浪琴表便成为International Aeronautics Federation (FAI)的指定供货商,为飞行员提供计时工具,并见证了众多的世界飞行纪录,如1927年飞行家连拔(Charles A. Lindbergh)全球率先不停站横越大西洋,由纽约飞越巴黎;探险家Amelia Earhart,她是第一位女飞机师于1932年从Newfoundland飞行至爱尔兰,这些飞行探险家们都同样选用浪琴表作报时器。时值20世纪60年代,不少于四届Diamond Academy Awards都颁赠予浪琴表的设计。同时,浪琴表还在瑞士洛桑赢取了1964年的Prix Honneur大奖。在当时,浪琴表还推出过最纤薄的电磁性手表,打破了当时的记录。到了上世纪70年代,受到石英革命的冲击,不少品牌都受到了影响。然而,浪琴表依旧在这个特殊时期成功夺取了不少奖项:包括1970年的“Flore Marine”、“Vagues”、1975年的“Kleopatra”以及1978年的“Volubilis”均赢得了Baden Baden金玫瑰大奖。1979年,浪琴表还推出了“Feuille d'OR”型号(L795机芯),创造出只有1.98毫米厚度的腕表,以2毫米之差晋身为全球最薄的腕表,秘诀在于将整个石英机芯完全装嵌于表壳内。其中,以巴黎为基地的法国设计师Serge Manzon于1972年特别为浪琴表设计了一系列纯银铸造的腕表,这些高贵的款式及后更成为很多钟表工匠的创作灵感。隔年,浪琴表凭借其“Prototype”型号,再次获得了“Prize of the City of Geneva”设计大奖。
连拔时间角度腕表,一枚由美国飞行员查尔斯·连拔1931年设计的浪琴表
到了1980年代,随着L960女装纤巧机芯的诞生,给予浪琴表艺术家更大的创作自由度,其作品更在巴黎的Bijhorca赢取奖项。此外,浪琴表更凭借“Clip”型号夺取了“The Montres et Bijoux de Geneve Prize”的殊荣。1982年,浪琴表推出阿加西Agassiz纤薄金表系列,以纪念浪琴表150周年。此系列腕表只有3毫米厚度,具备防水功能。及后于1983年,透过对小型化机件的不断钻研,浪琴表便推出了专为女装腕表而设的L961“baguette”细小机芯,厚度只有1.75毫米。